主頁 香港電台網站 1949-59年 1960-69年 1970-79年 1980-89年 1990-99年 網上中華五千年
人民公社
主題簡介 專題討論  

歷史小字典
人物 政治
毛澤東 共產主義
劉少奇 大躍進
  公社/人民公社

返回

 

1958 年初,毛澤東發動全國人民進行「大躍進」運動,目的是憑藉全國人民的力量,提高中國的生產力,達到工農業產值方面,趕上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英國,改變中國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不過,當時中國欠缺機械設施、欠缺能源動力、交通運輸非常落後、市場供銷信息不靈活、金融運作仍然處於簡單形式、工商企業和政府由上而下發號施令等的落後管理方式等,所擁有的就是 6 億人口,當中農民佔百分之九十以上,絕大部分人民教育水平偏低、技術偏低、生產力薄弱。毛澤東 的偉大理想是︰動員人民的集體力量,提高中國的生產力,將貧窮落後的農村,改變為豐衣足食,快樂無憂的人間天堂。

經過數月億萬人民群眾的熱情高漲,全國農村熱火朝天的 大躍進 後,中共中央發現 大躍進 根本沒法提高生產力,反而浪費鉅大的人力資源,製造虛假高生產數字以及大量沒用的廢品。不過,毛澤東 認為 大躍進 的路線沒有問題,只是中國社會仍未消滅私有制,而私有制妨礙了生產力的提升。

1958 年 5 月,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在一次講話當中提到:「毛主席和 劉少奇 同志曾經討論過我國將來的景象,毛主席預期我國的鄉村之中,將會有相當多的 公社 ,每個 公社 有自己的農業、工業,有大學、中學、小學,有醫院,有科學研究機關,有商店和服務行業,有交通事業,有托兒所和公共食堂,有俱樂部,亦都有維持治安的民警,總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每個人勤奮工作生產,享受美好豐足生活,在 共產主義公社 內,再沒有私有財產,生產集體化,生活亦都集體化,我們中國的農村應該朝著 共產主義公社 的方向發展。」
 
1949-59 人民公社 中華文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