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 年中, 文化大革命 展開,中國駐外的大使館、領事館亦受到國內氣氛影響,出現批判資產階級作風的活動,有人上書中央,批評駐外人員生活與無產階級代表身分不相稱, 毛澤東 審閱後批示:「駐外機關來一個革命化,否則很危險」,這個批示在 9 月 9 日 發出所以稱為「九九批示」。
「九九批示」傳達到外交部及各駐外單位後,外交部下令各使館人分批回國參加 文化大革命 ,而留駐國外的人員亦要顯示革命精神,於是對外交往幾乎停頓。部分駐外人員為了顯示革命精神,避免參加外交應酬,或在外交場合宣傳 毛澤東 思想,引致外交衝突。例如 1967 年 7 月初,尼泊爾因為中國人員配戴毛章,手持語錄而提出抗議,同時,緬甸政府亦因相同理由查禁華僑學校。
1968 年 8 月,外交部的造反派展開多次批判外交部長 陳毅 的群眾大會,外交部陷入無政府狀態, 8 月中由於香港政府壓左派,北京的外交部造反派率領大群 紅衛兵 、群眾包圍英國駐華代辦處, 8 月 22 日 有人向代辦處放火,引發嚴峻的外交衝突,國外政府對中國的混亂狀態,大事報導。 周恩來 不得不親自出面處理,除了向英國當局道歉外,還在人民大會堂召見外交部造反派首領姚登山等人。
周恩來 斥責造反派胡作妄為:「火燒英國代辦處是嚴重的錯誤,對國家形象損害極大。你們必須知道,處事行動不可以步步升級,要根據中央的方針政策去辦。這樣做是無政府主義,是目無中央。你們事前不打個招呼,事後亦不報告,究竟想怎樣!」「你們是為國家製造麻煩,外交大權是毛主席的,黨中央授權國務院管外交,你們要直接行使權力,我在你們心目中還有沒有威信?我向毛主席報告,你們沒有任何干涉外交的空間。」
由於 周恩來 的干預,造反派衝擊外國使館的行動逐漸平息。不過,中國與絕大部分國家的外交在這段期間幾乎完全停頓,唯一與中國保持交往的國家是東歐小國阿爾巴尼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