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 ,字潤之, 1893 年 12 月 26 日 生於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 8 歲開始在家鄉私塾啟蒙,同時幫助家庭農作, 13 歲停學務農, 15 歲離開家鄉,前往湘鄉縣東山高等小學讀書,開始接觸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言論、思想。翌年考入長沙湘鄉駐省中學,又接觸到同盟會革命思想。擁護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 18 歲時,辛亥革命爆發,他停學參加湖南新軍,參加革命,幾個月後退出新軍,再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師範讀書,老師中,有楊昌濟、黎錦熙、徐特立等人,都是思想進步的年青知識分子,對年輕的 毛澤東影響甚深。 毛澤東與同學蔡和森,朋友何叔衡等人組織「新民學會」,提倡改革, 1918 年師範畢業,他毅然前往北京尋求發展機會,曾經在北京大學圖書館任職館員。圖書館主任李大釗開辦哲學研究會,介紹包括馬克思主義在內的西方新思想,他積極參加旁聽。 1919 年 4 月, 毛澤東返回湖南長沙,適逢五四運動爆發,毛澤東響應五四運動,在長沙創辦「湘江評論」雜誌:宣傳新思想、新文化。
1920 開始, 毛澤東傾向 共產主義,在長沙成立 共產主義小組,同時聲討湖南軍閥張敬堯。翌年,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他代表湖南 共產主義小組出席,成為 中國共產黨 13 位創黨代表其中之一。他返回湖南後,積極推動湖南的青年學生、工人運動,曾經到安源煤礦領導工人爭取權益。 1923 年 6 月,中共在廣州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他到廣州出席,並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 1924 年 1 月 1 日 , 國民黨改組,容許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入黨, 毛澤東加入 國民黨,並且當選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其後擔任 國民黨宣傳部代理部長,主持農民講習所。 1927 年初,他到湖南湘潭、湘鄉、衡山、長沙,醴陵五縣考察農民運動。期間 國民黨在北伐中途,宣布清黨、逮捕、處死共產黨員。 8 月 7 日 ,他在中共武漢緊急會議之中,提出「槍杆子裏面出政權」的著名論斷。會後,他到湖南、江西交界農村、領導秋收起義,試圖奪取地方權力。秋收起義失敗後,他率領殘餘部隊,退入井崗山,發動群眾,展開游擊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