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Thangka)為藏語音譯,指藏族人一種獨特的卷軸畫。這種繪畫作品內容上多反映宗教,但亦包含其他題材如歷史及民間故事、自然科學、人物傳記等等。它以畫言史,以畫敍事,記述了藏族人在精神及現實生活等不同層面的種種,可說是藏人的百科全書。其畫面結構佈局嚴謹、筆法精細、用色濃烈,繪畫宗教人物和神靈時尤其着重法度,身體各部均需依特定比例來繪畫。傳統的唐卡顏料以天然礦物質和植物所製成,色澤持久、不易脫落。
唐卡的最初源流難以考究,其繪畫技法及風格歷朝以來陸續有所變化,分成不同流派,其中,十五世紀以後影響最大的為勉唐畫派。它產生形成於贊普時代,以拉薩為活動中心並流行於衛藏地區,創始人勉拉•頓珠嘉措出生於洛扎勉唐(今西藏山南地區),畫派因而得名。他除創立「勉唐欽莫畫派」(舊勉唐派),更編寫出被後人奉為經典的《造像量度如意寶》,書中詳細論述了繪畫和雕塑的造像量度,並指正了某些書籍在這方面的謬誤,闡明了藏畫的實踐方法。
明末至清康熙年間一位重要畫師曲英嘉措繼承了舊勉唐畫派的精華並吸收漢地繪畫技法,開創出「新勉唐畫派」,大至奠定今日勉唐派的風格。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此派大盛,人才輩出,不少現存於布達拉宮、羅布林卡、拉薩哲蚌寺、沙拉寺、甘丹寺等重要政治、宗教場地的唐卡都由此派畫師所繪製。
勉唐畫派近數十年來一度陷於難以為繼的困境,並於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傳承人之一的丹巴繞旦大師不惜透過免費設班授徒來大力推動,希望它得以傳承。
|
這位著名的藏族傳統繪畫大師在1941年生於西藏山南地區曲松縣一個繪畫世家,祖父為著名畫師,父親是工藝圖案設計師。在他出生前已過世的祖父為他留下大量書籍,令他耳濡目染,自幼喜愛繪畫。大師自小跟父親學習藏族美術,15至18歲在沙拉寺專修藏語、繪畫理論及佛學理論。他成年後從事教育及文化保育工作,八十年代起任教於西藏大學,後來更將唐卡繪畫藝術帶入大學殿堂。多年來的教學工作、藝術研究及繪畫成就令他獲得不少獎項,部份繪畫作品更獲國際獎項及成為外地博物館收藏品。
自小不離唐卡藝術的丹巴繞旦大師指出繪畫唐卡是一種十分精細的藝術,需要很用心地去學習。而作為勉唐畫派傳承人之一,他特意在拉薩免費設班授徒,出錢出力,希望令畫派得以傳承。不少學生專程慕名而來拜師學藝,而且都感恩於大師的「恩重如山」,其中一位更謂跟老師學習令他找到了人生目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