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文化遺產介紹 旅遊小貼士 主持心聲
大海之南、粵海鐵路
文化遺產介紹 船形屋 打柴舞
黎錦
  黎錦為黎族一種獨特的棉紡織品,其豐富多彩的圖案反映出南國的獨特風情,因而馳名古今中外。據指,它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古稱「吉貝布」(吉貝即海南島上的木棉樹),為歷代朝廷所珍視的貢品。

  屈大均所著的清代筆記《廣東新語‧貨語‧綿布》對黎錦有此一段描述:「其出於瓊(即海南)者,或以吳綾越錦,拆取色絲,間以鵝毳之綿,織成人物花鳥詩詞,名曰黎錦,濃麗可愛。」

  製作黎錦是一門精細工藝,主要包含了紡、染、織、繡四項技術。它講究色彩的運用,一般以黑色或深藍為基調,當中交叉織進紅、黃、藍、綠、青等不同色線,形成對比,令圖案色彩顯得格外艷麗。傳統黎錦圖案都是來自生活中所見,很多都是將動植物的形象加工變形而來,居於深山地區的黎族婦女多以林間水鹿、鳥獸及花間彩蝶、蜜蜂、爬蟲、木棉花、龍骨花等圖案為藍本,平原地區黎族婦女則愛用魚、蝦、青蛙、鷺鷲等等。

  織造黎錦的技法自古以來代代相傳,每位黎族婦女都會自母親繼承到織錦圖案布片,然後一針一線跟著模仿。傳統的編織黎錦方法是由婦女坐在地上以腰織機來製作,需要相當的技巧,較大型作品如壁掛、龍被、黎單等,更需高超技藝來完成。製作一件黎錦可能隨時花上數個月甚至整年時間,但當黎族姑娘在傳統節日或婚宴上穿上自己一手製作出來的黎錦服飾,不單可展示出個人繡織才藝,甚至更可獲同族男子的青睞和追求。
主持心聲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黎族傳統紡染織技藝傳承人容亞美
圖片   現年五十多歲的容亞美老師曾獲2006年首屆海南省黎族織錦大賽特等獎,亦是「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的傳承人之一。她去年現身世博海南活動周,即席為現場觀眾示範黎錦的編織技法。在活動中她眼見不同人士對黎錦及其編織技法感到濃厚興趣,因而產生了將此種本來是母女相傳的私傳技法傳揚開去的念頭,決定開始將技術教授給族人以外的人士,以令它得到更廣的傳承。

  黎族祖先編織黎錦所用的棉線原材料來自吉貝(木棉),但由於此種植物收成不易,現時已很少族人種植。但容老師卻認為製作黎錦的整套技法,其傳承應由「種」開始,因而堅持自己種植吉貝,以原汁原味地將舊時的整個技法保留下來,並免於這種植物絶跡。
© 2010 rthk.hk   
twitterfacebook 文化長河鐵道行 rth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