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Search

X

    古今風雲人物

    簡介

    GIST

    Presenters:張偉國、羅永生

     
    細訴傳奇人物的風雲事跡,重新認識中外歷史。
      
    #香港電台文教組
    #藝文一格 culture.rthk.hk

    最新

    LATEST
    31/08/2024

    莫臥兒帝國群英錄 (一)︰文明的搖籃

     
    印度次大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印度河流域文明(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又稱哈拉帕文明(Harappan Civilization),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之一,與古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同期。這個文明大約始於公元前3300年,鼎盛於公元前2600年至1900年間。它以精巧的城市規劃、先進的排水系統和統一的度量衡標準而聞名。莫亨佐-達羅(Mohenjo-daro)和哈拉帕(Harappa)是這個文明的兩個主要中心。

    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一群被稱為雅利安人(Aryans)的遊牧民族從中亞地區遷入印度北部。他們帶來了梵語(Sanskrit)和吠陀文化(Vedic culture)。吠陀時期(Vedic period)是印度歷史和文化形成的關鍵時期。四部吠陀經(Vedas)——梨俱吠陀(Rig Veda)、娑摩吠陀(Sama Veda)、夜柔吠陀(Yajur Veda)和阿闥婆吠陀(Atharva Veda)——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文獻,它們不僅是宗教典籍,也是了解早期印度社會的重要資料。

    印度的地理特徵對其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Himalayas)形成了天然屏障,保護了印度文明免受北方遊牧民族的頻繁入侵。廣闊的恆河平原(Gangetic Plain)為農業發展和人口增長提供了理想條件。西部的塔爾沙漠(Thar Desert)在某種程度上隔離了印度與中亞地區,而東部和南部的海岸線則促進了海上貿易的發展。

    恆河(Ganges)和印度河(Indus)是印度兩大主要河流,它們不僅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也成為了重要的交通和貿易通道。這些河流孕育了豐富的農業文明,也成為了印度宗教和文化中的神聖象徵。

    印度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種姓制度(Caste system)。這個制度最初可能源於雅利安人的社會分工,後來逐漸演變成為一種複雜的社會階層制度。傳統的四個主要種姓是婆羅門(Brahmins,祭司階級)、剎帝利(Kshatriyas,武士階級)、吠舍(Vaishyas,商人階級)和首陀羅(Sudras,勞工階級)。種姓制度深刻影響了印度的社會結構和歷史發展,直到今天仍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印度社會。

    早期印度的文化和思想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印度的數學家發明了零的概念和十進制系統,這些成就後來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了歐洲。印度的天文學、醫學和冶金技術在古代世界也處於領先地位。在哲學和宗教思想方面,印度產生了諸如業力、輪迴等影響深遠的概念。這些早期的發展為後來的印度文明,包括莫臥兒帝國時期,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和多元的社會基礎。


    31/08/2024 - 足本 Full (HKT 20:05 - 20:35)

    預告

    UPCOMING
    07/09/2024

    莫臥兒帝國群英錄 (二)︰印度的多元宗教格局

     
    印度次大陸的宗教多元性是其文化特色的核心之一,塑造了這片土地獨特的精神面貌和社會結構。這種多元共存的格局不僅影響了印度的歷史進程,也為莫臥兒帝國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背景。

    印度教(Hinduism)是印度最古老、影響最為深遠的宗教。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吠陀時期(Vedic period)。印度教不是一個單一的宗教體系,而是包含了多種哲學思想、信仰和實踐的集合。它的核心概念包括業力(karma)、輪迴(samsara)和解脫(moksha)。印度教的多神信仰體系中,梵天(Brahma)、濕婆(Shiva)和毗濕奴(Vishnu)被視為主要神祇。印度教的影響深入印度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種姓制度(caste system)的形成和維持。

    佛教(Buddhism)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由悉達多·喬達摩(Siddhartha Gautama)創立。佛教在印度本土的發展經歷了興盛與衰落,但其影響遠播亞洲各地。佛教強調苦、集、滅、道四聖諦和八正道,追求涅槃(Nirvana)的境界。雖然佛教在8世紀後在印度本土逐漸衰落,但它對印度文化、哲學和藝術的影響仍然深遠。著名的阿育王(Ashoka,約公元前304-232年)就是佛教的重要推動者,他的石柱法令(Rock Edicts)至今仍是印度重要的歷史遺產。

    耆那教(Jainism)與佛教同期興起,由大雄(Mahavira)創立。耆那教強調非暴力(ahimsa)、不偷盜(asteya)和不佔有(aparigraha)等原則。雖然信徒人數相對較少,但耆那教對印度文化和哲學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在非暴力理念方面。
    伊斯蘭教(Islam)於7世紀傳入印度次大陸,主要通過阿拉伯商人和中亞征服者傳播。德里蘇丹國(Delhi Sultanate,1206-1526年)的建立標誌著伊斯蘭教在印度政治舞台上的崛起。伊斯蘭教的傳入為印度帶來了新的文化元素,如波斯語和阿拉伯語文學、伊斯蘭建築風格等。這些元素後來成為莫臥兒帝國(Mughal Empire,1526-1857年)文化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錫克教(Sikhism)於15世紀末在旁遮普地區興起,由古魯·納納克(Guru Nanak,1469-1539年)創立。錫克教融合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某些元素,但形成了獨特的信仰體系和社會組織形式。

    這種多元宗教格局為莫臥兒帝國的統治者提供了機遇和挑戰。一方面,宗教多樣性為文化交流和創新提供了豐富的土壤;另一方面,不同宗教群體之間的矛盾也成為統治者需要謹慎處理的問題。阿克巴大帝(Akbar the Great,1542-1605年)的宗教寬容政策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制定的,旨在協調不同宗教群體之間的關係,維護帝國的穩定。

    印度的多元宗教格局不僅塑造了這片土地獨特的文化特色,也為莫臥兒帝國的統治提供了重要的背景。理解這一格局對於深入研究莫臥兒帝國的歷史至關重要。

    重溫

    CATCHUP
    X

    孔子 (十)︰萬世師表

    Presenters:張偉國、羅永生

     
    公元前489年,孔子在陳國遇上了吳國伐陳的戰禍,陳國大亂,孔子離陳過蔡地去負函(楚地,今河南信陽),在陳蔡之間被困。絕糧七日,弟子饑餒皆病,孔子依然講誦弦歌不止。楚國出兵救陳,楚昭王聽聞孔子大名,有意重用孔子,但由於楚令尹子西(令尹即楚宰相,子西人名)的阻攔,此議遂止。孔子離開陳國,回到衛國。

    兩年之前,孔子在陳國時,衛靈公年老逝去,太子蒯聵因為與靈公愛夫人南子不和,圖謀政變失敗,流亡到了晉國,衛國大臣擁戴太子之子公孫輒,立為太孫。靈公死後,太孫繼位,年紀尚幼,由南子及叔父公子郢輔政。太子在晉國趙氏家族支援之下,組織兵馬準備重返衛國,即將展開父子爭國、兵戎相見的局面。孔子見到這種危局,不希望在衛國久留。

    在孔子家鄉魯國,當年排擠孔子的執政季桓子已經逝世,其子季康子繼位。季康子對孔子十分尊敬,孔子周遊列國在外,但季康子任用了好幾位孔子學生,例如任用善於辭令的端木賜(子貢)處理外交,子貢發揮所,說服齊國權臣田恆(田成子)停止侵魯,改為抗擊北上中原的吳王夫差,又說服吳國太宰伯嚭釋放被扣押的衛國國君。又向晉國分析形勢,趁齊國與吳國交戰,作好準備,吳國戰勝齊國之後,晉國向吳國發動進攻,收勝利成果。又出使越國,鼓勵越王勾踐趁吳王夫差北上中原爭霸,往背後襲擊吳國都城姑蘇,使吳國陷滅國之災。史書稱: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孔子另一學生冉有(冉求)擔任季康子家臣,多才多藝,擅長理財,為季康子改革賦稅,深受季康子重用。孔子在陳絕糧,到衛國又遭遇政局不穩,有回鄉之意。冉有趁機會向季康子提出邀請出遊十四年的孔子回魯國,待以國老之禮。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六十九歲的孔子欣然踏上回鄉之路。《論語·公冶長》稱: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回去吧!回去吧!我的志同道合晚輩,志向遠大,有真才實學。文采燦爛的錦緞,還是要經過適度剪裁。)

    RTHK Radio 1

    18/05/2024 - 足本 Full (HKT 20:00 -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