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Search

X

    古今風雲人物

    簡介

    GIST

    Presenters:曾卓然、范永聰

     
    細訴傳奇人物的風雲事跡,重新認識中外歷史。
      
    #香港電台文教組
    #藝文一格 culture.rthk.hk

    最新

    LATEST
    28/09/2024

    莫臥兒帝國群英錄 (五)︰莫臥兒帝國的誕生

     
    1526年4月21日,在德里以北約90公里的帕尼帕特平原上,一場改變印度歷史進程的戰役爆發了。這就是著名的第一次帕尼帕特戰役(First Battle of Panipat),它不僅標誌著莫臥兒帝國的誕生,也開啟了印度歷史的新紀元。

    戰役的雙方是中亞征服者巴布爾(Babur)和德里蘇丹易卜拉欣·洛迪(Ibrahim Lodi)。巴布爾率領約12,000人的精銳部隊,而易卜拉欣·洛迪指揮著一支約10萬人的大軍。儘管在數量上處於劣勢,但巴布爾的軍隊擁有先進的火器技術和靈活的戰術,這最終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
    巴布爾的戰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面向:火器的運用、土庫曼馬(Turkoman horse)的機動性、突厥戰術(Tulughma)的靈活性,以及​​利用車輛和其他障礙物來構築防禦工事。巴布爾擁有約20-24門火砲和數百支火槍,這些武器在印度戰場上是新鮮事物,給予了巴布爾軍隊巨大的火力優勢。土庫曼馬的速度和耐力使巴布爾的騎兵具有極高的機動性。突厥戰術則允許巴布爾快速調整戰鬥陣型。

    戰鬥開始時,巴布爾利用火砲轟擊敵陣,造成了極大的混亂。隨後,他指揮騎兵從兩翼包抄,最後徹底擊潰了洛迪的軍隊。易卜拉欣·洛迪本人也在戰鬥中陣亡。這場戰鬥的勝利為巴布爾打開了通往德里和阿格拉的大門。 1526年4月27日,巴布爾在德里舉行了加冕儀式,正式宣告莫臥兒帝國的成立。

    帕尼帕特戰役的勝利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在政治上,它結束了德里蘇丹國的統治,開啟了莫臥兒帝國的時代。在軍事方面,這場戰役證明了火器在印度戰場上的威力,推動了印度軍事技術的革新。在文化層面,它加速了中亞文化與印度文化的融合過程。在經濟方面,莫臥兒帝國的建立為印度帶來了新的經濟管理模式。

    然而,巴布爾的勝利並不意味著莫臥兒帝國立即穩固。在隨後的幾年裡,巴布爾還需要應對來自拉傑普特人和其他地方勢力的挑戰。 1527年3月,巴布爾在坎瓦(Khanwa)擊敗了拉傑普特聯盟,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統治。

    巴布爾在印度建立了新的行政體系,結合了中亞的傳統和印度的現實。他保留了許多德里蘇丹國的行政機構,同時引進了一些中亞的製度。例如,他實行了一種類似於中亞分封制的土地制度,這成為後來莫臥兒帝國曼薩卜達裡制度(Mansabdari system)的前身。

    在文化方面,巴布爾鼓勵波斯文化在印度的傳播,但同時也尊重印度本土文化。這種文化政策為後來莫臥兒帝國獨特的印度伊斯蘭文化奠定了基礎。巴布爾本身就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君主,精通詩歌和音樂,他的自傳《巴布爾回憶錄》(Baburnama)是這一時期重要的文學和歷史著作。

    總的來說,帕尼帕特戰役不僅是一場軍事勝利,更是印度歷史的轉折點。它開啟了莫臥兒時代,引發了一系列政治、軍事、文化和經濟的變革,深刻影響了印度的歷史進程。

    28/09/2024 - 足本 Full (HKT 20:00 - 20:30)

    重溫

    CATCHUP
    X

    莫臥兒帝國群英錄 (四)︰巴布爾 —— 中亞雄獅的崛起

    Presenters:曾卓然、范永聰

     
    巴布爾(1483-1530年)是莫臥兒帝國的創建者,他的人生經歷堪稱傳奇,從中亞的流亡王子到印度次大陸的征服者,展現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作為成吉思汗(Genghis Khan)和帖木兒(Timur)的後裔,巴布爾將中亞的軍事傳統與新興的火器技術相結合,開創了印度歷史的新紀元。

    巴布爾於1483年出生在費爾幹納(Fergana),這是位於絲綢之路心臟地帶的小國。費爾幹納位於東西方文化交匯處,這種環境培養了巴布爾開放包容的文化視野。 12歲時,巴布爾繼承了父親的王位,開始了動盪而輝煌的一生。

    巴布爾早年在中亞的經歷為他後來的征服奠定了基礎。他多次嘗試佔領撒馬爾罕(Samarkand),這座帖木兒帝國的舊都像徵著巴布爾對祖先榮耀的追求。然而,由於烏茲別克人的崛起,巴布爾最終失去了中亞的根基。這些挫折深化了巴布爾對帝國統治的理解,也磨練了他的軍事才能。

    1504年,巴布爾轉向阿富汗,佔領了喀布爾(Kabul)。這座城市成為他日後征服印度的重要基地。在喀布爾,巴布爾接觸到了來自奧斯曼帝國的火器技術,這為他後來在印度的勝利奠定了技術基礎。

    巴布爾對印度的興趣始於1519年,當時他首次越過印度河,佔領了旁遮普地區的部分領土。接下來的幾年,他多次入侵北印度,熟悉了當地的地理和政治形勢。

    1526年,巴布爾抓住了德里蘇丹國內部矛盾激化的機會,率領約12,000人的軍隊再次入侵印度。 4月21日,在帕尼帕特(Panipat)平原上,巴布爾憑藉先進的火器和靈活的戰術,擊敗了德里蘇丹易卜拉欣·洛迪(Ibrahim Lodi)的10萬大軍。這場被稱為第一次帕尼帕特戰役(First Battle of Panipat)的勝利,標誌著莫臥兒帝國的誕生。

    巴布爾的成功不僅在於軍事上的創新,還在於他的政治智慧。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鞏固新征服:保留了許多印度本土的行政制度,以減少統治的阻力;引入了中亞的行政管理系統,如分封制度,提高了統治效率;實行相對寬容的宗教政策,減少了宗教矛盾;鼓勵波斯文化在印度的傳播,為後來莫臥兒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巴布爾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統治者。他精通波斯語和突厥語,是一位出色的詩人和散文家。他的自傳《巴布爾回憶錄》(Baburnama)不僅是重要的歷史文獻,也是突厥語文學的傑作。
    然而,巴布爾在印度的統治時間較短,僅有四年(1526-1530)。他去世時,莫臥兒帝國的基礎尚未穩固。但他為後代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遺產,為帝國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

    巴布爾的一生體現了中亞與南亞文化的交融,他將中亞的軍事傳統、伊斯蘭文化和印度本土傳統結合,開創了莫臥兒帝國獨特的文化特色。他的成就不僅改變了印度的歷史進程,也對整個南亞地區產生了深遠影響。

    RTHK Radio 1

    21/09/2024 - 足本 Full (HKT 20:00 -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