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香港家書

簡介

GIST

主持人:公共事務組

《香港家書》
星期六 09:00-09:20 a.m.



最新

LATEST
21/12/2024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客席副教授衞翠芷博士——公屋建築設計與演變

  *標題由編輯所加

各位文物建築保護課程的同學:
你們好,不經不覺最後一班同學也在暑假前畢業了,希望你們無論繼續升學或者投身社會,都能活出一個有意義和豐盛的人生。
政府早前宣佈要清拆與及重建擁有62年歷史的彩虹邨,包括大家熟悉有七色外牆的丹鳳樓。有同學好奇的問我,重建後是否仍然可以利用大廈的外牆,刷上彩虹的顔色,保留現在的氛圍?這個當然可以,但外牆未必可以像現在的一大片、很平整,似畫布一樣。爲什麽呢?因爲當時興建的屬於層板式的設計,即是說樓宇每一層的面積和設計都一樣,像一塊塊長板叠高的樣子,由於力學的關係,不能建得很高,而且,也難於符合現在的建築物條例。
其實,不同時期的公屋設計都會不一樣,不是為變而變,而是在不同年代,大家生活模式、社會環境、建築技術、房屋政策、建築條例等都有所轉變,公屋設計也需要用新思維來配合。
大家都會記得,香港公屋緣起於1953年聖誕夜石硤尾村的燎原大火,在短短五個小時,燒毀了四千多間寮屋,令五萬三千人無家可歸,可以説是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火災,但同時也給了政府一個契機,解決戰後嚴峻的房屋問題。當時,破天荒利用公帑為災民興建永久性房屋,正式拉開了香港引以為傲的公營房屋計劃的序幕。最初興建的是一排排兩層到三層高,用磚木構建的「包寧平房」。很快政府便掌握機會,決定改爲興建多層徙置大廈,可以更好利用土地資源。首批是六層高的,後來多加一層,成爲我們熟悉的「七層大廈」,即第一型徙置大廈。大廈的設計呈「工」字型, 64個120平方呎的單位背靠背地排成兩翼,中間相連部分是公共厠所、浴室和洗濯房。由於這個徙置計劃空前成功,故此得以延續和不斷改善。1961年開始落成的第二型徙置大廈,加添更多的公共浴室和厠所;到了第三型,更提供了大、中、小戶型,配合不同家庭人數的需要;第四型首次引入升降機,於是大廈增高至16層;而第五型更提供每戶獨立厨房及厠所;第六、第七型,人均面積從2.23增加到3.25平米。直至1970 年代初,全港已有超過120 萬人口居住在500 幢不同型號的徙置大廈。
1967年的「六七暴動」不只是香港歷史的分水嶺,也為公屋發展立下新的里程碑。爲了凝聚民心,1972年10月政府推出「十年建屋計劃」,承諾不會讓香港任何人無家可歸,目標是為180萬香港市民提供設施齊備和適切的居住環境,並推動新市鎮的發展。要提供適切居住環境,意味著最初興建設施簡陋的徙置區需要重建。由於舊屋邨往往位於市區,可供重建公屋的土地狹窄,很多時還會被道路分割,所以,新的樓款即使樓層可以高些,但樓形還是要以窄長爲主,包括:長型、新長型、工字型、I 型和相連長型大廈。這幾款大廈基本上都是層板式的設計,但巧妙之處,就是可以在升降機大堂、樓梯間或兩座的端牆等處,以不同的角度把兩座或三座同款的大廈結合起來,可以靈活地配合狹窄和分割的市區重建屋邨地形和形成樓宇間的室外綠化空地。

「十年建屋計劃」的另一個任務是在新界地區發展公共房屋,用以分散市區稠密的人口,並促進新市鎮的發展。由於剛開發的新市鎮,往往可建的土地比較寬闊,Y型大廈由於利用中央結構為核心,樓宇便更紮實,可以抵禦更強的風壓,大廈便可以更高更大,提供更多單位。這些36層的Y型大廈是房委會公屋中首個高塔式的設計,而當中的Y2 型更是第一個採用了多房式的佈局,即在設計時已考慮了適合的窗戶和水電供應位置,方便住戶日後可以自行間隔。這樣,便可以配合住戶逐漸注重的隱私需要,亦同時加强公屋和居屋互換的靈活性。居屋,即1978年推出的「居者有其屋計劃」,是受政府資助的出售房屋,相當受市民歡迎。
到了1990年代,公屋需求依舊有增無減,但當時出現了勞工短缺的問題。一方面大量基建上馬,如赤鱲角機場核心工程等,搶去大量勞工;另一方面,建築工人入行人數不足,加上建造業工地意外頻生。故此,減少在工地現澆混凝土和其他濕施工的工序,改在工廠環境下生產的建築預製組件和機械化的工地操作,是最爲可行的解決方案。不單可以加強建造質量、提升工地安全和減少環境污染,更重要是可以減少對密集勞工的依賴。於是,和諧式大廈應運而生,它採用了單元式的設計,讓各種戶型主要的構件部分,設計相同,方便機械化的生產和建造。
自千禧年後,新的問題出現,是建屋土地愈來愈少,分配給公屋的用地很多都是零碎的土地,或者是需要大幅度工地平整的山邊邊陲地帶,連佔地比較小的和諧式大廈也放不下,有必要採用非標準化「因地制宜」設計,配合項目的地形和環境;同時,也可以打破標準設計的局限,締造多樣性的屋邨外貌,和更能利用項目的天然環境,作出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到了2022 年,更提倡「組裝合成」建築法,將更大規模的構件,從工廠的環境生產然後運輸到工地上裝嵌合成。

回顧過去七十多年政府公共房屋的發展,都是一步一脚印地走來。每次遇到困難,都能把挑戰轉爲動力,都能浴火重生,成就更好的機遇。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為香港創出更美好的公屋新天地!
老師 
衞翠芷
2024年12月21日

21/12/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

重溫

CATCHUP
10 - 12
2024
香港電台第一台
X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研究部聯席主管 水志偉——盛事經濟的發展與潛力

主持人:公共事務組

*標題由編輯所加

各位關心香港體育發展的市民:

香港運動員近年來不斷創造歷史,本屆巴黎奧運會一舉奪得2金2銅,並首次連續兩屆奧運會中獲得金牌;而港隊在殘奧會的成績同樣耀目,獲得了 3 金4 銀1 銅,共8面獎牌,創下多個歷史性的時刻。與大家一樣,作為當時凌晨守在電視機前觀看賽事直播的一員,見到香港健兒精彩的表現,於國際殿堂屢創佳績,我感到十分鼓舞。同時,亦希望香港能舉辦更多大型國際體育盛事。這不僅能讓香港運動員在主場有更多發揮所長的舞台,更能凝聚民心,鼓勵社會關注香港長遠的體育發展。

啟德體育園將於明年初啟用,作為香港歷來最大型的綜合性體育基建設施,其龐大的規模及先進的設施設計令世界各地的國際賽事主辦方更願意來港舉辦盛事,讓更多、更大型的國際賽事落戶香港。屆時體育園將聯動周邊地區的餐廳、商戶和酒店等,配合賽事推出一連串的體育娛樂活動,吸引更多遊客和投資,帶動休閒娛樂及旅遊業等產業,促進盛事經濟的發展。

明年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將移師啟德,接下來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部分項目亦將於園内舉行,加上政府成立了文體旅局以及盛事統籌協調組,現時以盛事為切入點推動體育產業發展,實在是集「天時地利人和」 。

政府自千禧年代以來,透過「精英化」、「盛事化」及「普及化」三方面發展體育產業,並自2021年起提出加入「專業化」及「產業化」的政策方向,以進一步推展本港體育發展。目前,香港在「盛事化」方面初見成果,2024年「M」品牌項目的種類日益多元,項目數量創新高,達到23個。政府最近公布的施政報告亦提出「建設國際體育盛事之都」,顯示政府著力利用「盛事化」帶動其他「四化」的發展。

其中,體育旅遊是將「盛事化」連接到「產業化」中的重要一環。根據政府公布的數字,2024年將有超過210個盛事活動,文體旅局預計全年盛事活動可吸引約170萬名訪港旅客,帶來72億元的額外消費和43億元的經濟增長。

事實上,發展盛事以推動體育旅遊已成為全球趨勢。以2024年巴黎奧運會為例,預計賽事吸引230至310萬遊客,總花費達26億歐元。除了賽事期間,奧運前後也能帶動旅遊及相關行業,總共為巴黎帶來67-111億歐元的凈收入。再以F1新加坡大獎賽為例,自2008年首次舉辦以來,海外觀眾平均花費約1.4萬港元,累計帶來20億新加坡元的額外旅遊收益。這些數據顯示,體育盛事能夠吸引高消費能力的旅客,從而推動當地經濟。各地政府積極爭取申辦大型國際體育賽事,背後的驅動力正是源於其龐大的經濟效益。

回顧本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可謂我們的旗艦盛事,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惠及本地酒店、餐飲及零售業。2024年,該賽事的海外門票銷售量佔42%,估算為我們帶來3.2億港元的經濟效益,充分顯示了體育盛事對經濟的正面影響。因此,政府應大力發展體育盛事經濟。

要最大化盛事效益,加強本地宣傳至關重要。日後的體育盛事,如能在主要交通幹道旁、康文署場館的幕牆和公共交通上進行更有效的宣傳,達到鋪天蓋地的效果,定能讓市民感受到盛事熱烈的氛圍。此外,政府可推動商界及調動社區資源,提供體育娛樂活動,包括嘉年華、現場表演、市集和互動遊戲,為市民營造沉浸式的賽事氛圍,讓大家更願意長期支持體育盛事產業。

在海外宣傳方面,政府可考慮加強旅遊發展局、貿易發展局及經濟貿易辦事處在體育盛事方面的推廣。政府亦可加強宣傳「體育+文藝+會議展覽」的盛事組合,吸引更多海外旅客訪港觀賽,帶動娛樂旅遊。

除了政府,商界的支持同樣重要。舉辦大型賽事通常需要大量資金,不少盛事(如新鴻基地產單車節和渣打馬拉松)均由商界贊助和舉辦。商界的投入對於盛事宣傳的效果立竿見影。例如,各大商場在奧運期間播放賽事直播,商廈幕牆為運動員加油的廣告,均能提高市民對奧運賽事的關注。

市民不論是參加體育賽事(如:馬拉松)、觀賞世界級的賽事(如:國際七人欖球賽)或是純粹支持本地隊伍,大家的參與都是體育盛事成功的關鍵。商界若看到更多市民落力支持和投入,也會更願意贊助和舉辦相關體育活動,從而吸引更多世界級賽事來到香港。

展望未來,隨著啟德體育園的啟用以及更多盛事落戶香港,對新一代體育管理和盛事管理人才的需求將愈發迫切。要長遠配合體育盛事產業的高速發展,我們需要積極地豐富本地相關產業的人才庫。

多所大學陸續增設與體育相關的課程。目前,香港有六所大學提供與體育有關的學士學位課程,其中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和都會大學開設了體育及康樂或盛事管理的專業,涵蓋賽事活動的規劃。課程深受年輕人歡迎,同時亦吸引多名退役運動員加入,助其轉型開拓新賽道。這正是香港培養體育人才的良好開端,希望體育界與學界能透過更緊密的產學合作,透過提供更多本地及海外的實習機會,培育具有國際視野的體育盛事人才。

最後,希望政府、商界、學界及市民能夠攜手共建體育盛事之都,為本地運動員創造更多展示才華的舞台,帶動體育、經濟雙軌發展!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研究部聯席主管 水志偉

2024年11月9日

香港電台第一台

09/11/2024 - 足本 Full (HKT 09:0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