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er: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
嘉賓: 香港中文大學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陳佩教授
「大家好,我是陳佩 Barbara Chan,我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組織工程實驗室,我現在於中文大學的生物醫學學院、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以及生物醫學工程系擔任教授。我從事組織工程、再生醫學、生物材料、細胞微環境等的研究有二十多年,我們的目標是在體外培養生物工程組織,然後植入人體內以取代受損的組織,目前我們正在研究膝關節的軟骨修復的組織工程,目前已經在進行第一期的人體試驗。我為何會對組織工程的研究這麼有興趣,是因為早前在美國讀博士後,曾經在一間兒童醫院見到一位嚴重燒傷,全身都包著紗布,整身都沒有完好皮膚,病情危重的一個小女孩。 醫生跟我說,如果有足夠的組織工程的皮膚,小女孩的醫治機會將大大提高,這個這麼震撼的經歷,令到我覺得原來從事組織工程研究,可以幫到別人,從此我就決定投身研究的行業。」
Presenter: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
嘉賓: 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副教授陳啟峰
這個世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滲透不同生活層面,包括在影視娛樂方面,有了它大家都可以一嘗做導演的感受。
「我覺得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的人工智能,將會顛覆很多影視的製作,譬如電影、短視頻或者電視劇的製作,因為普通人將可以用自己的想像力寫一個劇本,然後以一個很低成本的方式,通過電腦人工智能就可製作一部如像大片的視頻,將來每個人都可以擔任導演的角色。舉個例子,我們曾嘗試寫一個有創意性的劇本,介紹一隻小黃鴨,牠作為一個學生,如何度過牠的一天,去上學、遊玩、彈吉他,這些我們之前可能需要一些非常專業的設計師才可以做得好,現在我們只需要用一些視頻的人工智能模型寫出一個劇本,提供一些小黃鴨的照片,就可以合成一個短劇出來。這是通過人工智能去從很多成千上萬,或者近億的視頻去學習這個物理世界是怎樣的,之後根據用戶的劇本,去重構一個對應的視頻出來。另外,視頻的模型其實捕捉了這個世界的方方面面,其實它可以作為一個世界模型的基礎,成為指引助人理解這個世界,可以進一步令我們邁向通用的人工智能,譬如可以幫助機械人更加好地理解這個世界,更容易地輔助我們處理日常生活事務。」
這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影片已經在社交平台上流行,學者相信,未來在大銀幕上,亦都會更加常見。
「今年OpenAI推出了一個名為Sora的模型,它可以合成大約一分鐘、非常高清的視頻,一般人其實都很難分辨出這個視頻和真實視頻的區別。中國就有快手可靈人工智能模型,是效果相當的,都可以讓用戶輸入文字或者將一幅圖,變成一個視頻, 我在抖音看到很多相關的創作,受到大家的歡迎。我相信人工智能視頻大模型技術,可能會顛覆電影行業的製作,因為很多荷里活大片的特效製作成本都非常高,現在通過人工智能方式,可以大大地降低拍攝的成本,這樣就可以更加快速地去製作一部高質量的電影,對各個地區的影視行業,包括香港,我相信都會有非常大的積極作用。 這個技術是在近月開始更加成熟,相信未來幾年就會慢慢在影視行業當中得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