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未來·無限

簡介

GIST

主持人: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

身處世界關鍵的轉折,需要眼界和知識。
每個星期六,我們會邀請一位科學家,介紹在其研究範疇內一個正在影響世界未來發展、我們不可不知的趨勢,以專業和視野來培養具前瞻的預測與洞察力。
星期六早上,讓我們看遠一點,看到未來的無限可能。

監製: 林嘉瑜
製作: 張璟瑩

最新

LATEST
21/12/2024

利用新型望遠鏡研究超新星殘骸

嘉賓:香港大學物理學系副教授吳志勇

「大家好,我是吳志勇教授,我是港大物理學系副教授,我是一位天文學家,我主要觀測宇宙裏面比較極端的天體,譬如一些超新星爆炸的遺骸,以及脈衝星、脈衝星風雲等。  其實一般的星星,大家看見天上的星星和人類一樣有壽命,它完結後會變成另一種天體,例如太陽過多五十億年後會變成白矮星,我研究的是大質量的行星,八至十倍太陽質量的行星,它們燒光燃料之後,就會有很劇烈的超新星爆炸,剩下的可能變成黑洞或者變成脈衝星,我研究的方向主要是觀測這些超新星的遺骸,以及這些脈衝星,我會用國際上主要的太空望遠鏡,以及射電望遠鏡去觀測這些星的遺骸。 這些星的特別之處就是它們其實好細小,好像香港島這樣細小,但是質量很大,即是想像將太陽置於香港這樣細小的地方。 」


這些如此緻密的星體,對於科學家研究一些極端的重力、磁場等會有很大幫助,因為在地球上,永遠提供不到這樣極端的環境去進行物理學研究。

 「我研究的最主要範疇是看這些脈衝星上面,它們有很強的磁場,它們亦轉得很快,那麼它們會將粒子加速到很高能量,這樣在宇宙會形成所謂的宇宙射線。 宇宙射線被發現超過一百年,它們的來源是怎樣的,人們未太清楚。 目前最主流的學說,是指這些在銀河系的粒子會在脈衝星附近,以及在超新星遺骸的擊波裏面加速,它們來到地球之後形成了高能的粒子,其實對我們的生活也會有一點影響。 譬如我們常用到的碳-14年代測定法,是由於這些高能粒子不斷撞擊地球的碳-14原子,不斷產生碳14,才做到測定時間。」

 傳統天文學幾千年以來,都是觀測可見光為主,不過,最近的一百年間,已經超越了可見光,進而透過電磁波,甚至中微子等理解天體。 

「即是由射電一路到可見光、紅外、紫外、X射線、伽瑪射線都有,現時這被稱為多波段觀測,可觀察一個星體不同波段發出來的強度、能量,估計它背後的物理狀況,但新的趨勢不止多波段,除了電磁波之外,還有其他中微子、重力波等,或者宇宙射線,即是將幾個不同方向組合起來去觀測天體,它的背後有甚麼正在發生,這超越了可見光的範圍,亦超越了電磁波的範圍,有些東西是從電磁波中觀察不到的,例如中微子,現在我們已經有中微子天文台。譬如我研究的脈衝星,如果兩粒脈衝星撞在一起時,它們會產生很強的引力波,事實上現時已觀測到有幾個這樣的事件,而重要性是在於其實很多重的金屬會在這個過程中誕生,估計有大部分重的元素會在超新星爆炸的時候誕生,以及會在兩個脈衝星碰撞的時候誕生,這些都會導致很強烈的引力波,這亦都可以解釋到很多重的元素,在宇宙如何誕生,以及在地球觀測到的,例如金、銀、銅,這些重的元素是如何在宇宙中產生。」

 
未來影響天文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於學者會運用到不少新型的望遠鏡。

「今後五至十年,會陸續有很多新的望遠鏡落成,最主要譬如我從事射電的方向,有一個名為平方公里列陣,具備多支望遠鏡,會在南非和澳洲分別建設多支望遠鏡,規模屬史無前例的大。它當初的計劃是收集面積達一平方公里,它會每天觀察天上星的變化。 這樣大的望遠鏡會收集到很多數據,可能一秒鐘一個terabyte (TB),一個一TB的硬碟,一秒鐘就填滿了,這樣大量的數據究竟如何儲存和分析,是未來我們關注的趨勢,以及未來研究的課題。 現時科學家嘗試用人工智能的辦法去分析,可能只會保存有用的數據,即時篩選,否則很快就填滿硬碟,數據產生速度太快,難以保存太多。 現時新型的望遠鏡會每日觀天,看星的光度有何變化,這亦是未來的大方向,因為現在我們有這樣的儀器,有條件和運算能力,可以每晚觀天,每晚拍一張照片,然後看光度有何變化,這是屬於Time-Domain Astronomy,即是時間性的天文學。從前並不是這樣的,從前可能隔幾十年,才有人拍某個天區的一張照片,現在可以做得很頻密。」

21/12/2024 - 足本 Full (HKT 09:20 - 09:30)

重溫

CATCHUP
X

建構三維海圖 利用機械人清潔海洋

主持人: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組

嘉賓: 香港科技大學綜合系統與設計學部、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海洋科學系楊世傑教授

「我是楊世傑,是香港科技大學綜合系統與設計學部、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以及海洋科學系的教授,我也是一個熱愛海洋和所有水上活動的計算機科學家。 我的研究專長主要是三維電腦視覺和圖像,例如對於三維物體的形狀重建,最需要用到的就是3D mapping,例如Google Map的3D mapping 是如何透過拍出來的照片變成三維,另一個就是三維場景的理解,我們稱為3D scene understanding,現在最需要這技術的就是自動駕駛,因為要知道在三維空間裡面,那些物體究竟是甚麼物體,例如是一輛車或是一個人。 至於在三維電腦圖像方面相關的研究, 我有從事生成式人工智慧方面的研究,這就是現在大家很熟悉的Generative AI,特別在三維場景生成中, 我是這方面的先驅者。十多年前我們有一個研究,我們第一個提出用數據推動去做一個室內設計的方案,只要你按一個按鈕,就可以令電腦自動產生一個室內,或者很多個室內設計方案出來。」

三維物體重建、三維場景理解其實都是人工智能技術,學者希望將這些最先進技術帶到海洋研究領域,協助進行海洋調查,例如珊瑚礁普查。

「因為傳統海洋科學家的數據處理手法,主要是用人手方法,這其實是相當具局限性的,他們不可以很大規模和很快地處理他們手上的資料,例如新拍到的影片或數據。利用傳統的方法,他們只可以得到一些很稀疏的點,作為分析的結果。現在人工智能其實在圖像理解或者圖像分割方面,可以做得很好、很精密。 我們今年有一個研究,專門對珊瑚圖像作出分割,這一刻我們這個方法可說是在珊瑚圖像分割領域中,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怎樣幫到海洋保育呢?其實很簡單,例如香港每年都有進行珊瑚礁普查,很多大學教授、研究員,或者志願機構都會透過潛水獲取很多珊瑚影片。他們取得影片後,如果依靠傳統方法,他們要很長時間才可完成分析,如果利用自動化的方法,我們就可以令分析工作高速地進行,亦可以令整個普查涉及的規模更大,也可以得到一些更準確的結果,那就可以幫助例如政府部門做規劃。 我知道有些研究是關於海水的溫度高,在珊瑚保育方面,需考慮是否將珊瑚放在一些深水的地方,如果這樣做,甚麼水域合適,這些都可以透過人工智能去幫他們作出選擇。我們現在有一個項目是研發利用水底機械人自動清理水底垃圾,好像家居掃地機械人,但我們不是掃家中的地板,而是掃海床的地板,當然同一時間希望應用我們的技術,例如三維場景重建,我們現在正製作水底三維的海圖,完成後我們希望這個機械人可以好像家居的掃地機械人,不停在水底巡邏,看見有垃圾就清走。  」

學者認為,海洋人工智能研究未來的挑戰,在於跨學科以至跨地域之間如何合作,令研發出的技術可以被採用。 

「其中一個我覺得是如何促進海洋生物學家和我們做電腦科學、人工智能的科學家合作。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研發了一些技術,他們如何可以用到這些技術,不是那麼直接,也要透過很多討論,例如他們未必希望將數據分享給對方,那麼如何可以令到他們利用這個技術,並比較傳統技術,我會主動去看看究竟海洋生物學家現在需要甚麼,或者他們欠缺甚麼,我認為電腦科學家要踏出多一步去跟他們合作,令到世界各地不同的海洋生物學家去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再上一層就是國家與國家的合作關係。在香港海域拍片,與在紅海拍片是完全不同的,水的清澈程度有別,怎樣可以令我們的技術在不同的地方都用到,而他們會批准我們去用我們的技術,運用至甚麼程度。 如果將來有機械人可以幫助種植珊瑚,那些國家會否讓你利用那些機械人,亦都要是我們需要留意的地方。」

香港電台第一台

09/11/2024 - 足本 Full (HKT 09:20 -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