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製:俞芷玲
電動車今時今日已經相當普遍,你有無留意到,路上還有些印有綠色LOGO的電動商用車?
它們都是受惠於政府「新能源運輸基金」支持的試驗車!政府近年積極推動電動車,鼓勵的士、貨車和巴士都轉用電動。其中最大的優勢就是更省錢、更舒適以及更環保!電動車的充電成本低,而且完全零排放,噪音和震動都遠低於傳統汽車。不知隨住越來越多電動車投入日常生活...
香港人深深感受到空氣污染的困擾。在街上行走時,不由自主地深吸一口氣,卻感到胸悶難受。許多人不得不時刻戴著口罩,以減少吸入有害物質的風險。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政府近年來採取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措施。他們加強了對主要污染源頭的監測和管控,要求發電廠持續降低排放。此外,政府還運用無人機和微型嗅探儀來監測船舶燃油含硫量,及時查處違規行為。同時,他們廣泛應用遙測技術,識別路上排放超標的車輛。通過這...
有的時候在街頭看到大排長龍,拿着大包小包到「綠在區區」回收站,到底是什麼驅使市民如此積極投入?
「綠在區區」為社區居民建立了便捷高效的回收網絡,讓他們輕鬆回收9種常見的可回收物品。最關鍵的是,計劃設有積分獎勵機制——回收獲得積分,可兌換生活用品。這不僅簡化了回收流程,還能獲得實在回報,成功吸引了大量市民參與。除了社區回收點,「綠在區區」還設...
保護海洋生態這項重大挑戰,單靠一方力量是難以應對的,唯有互相合作,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粵港澳三地政府正積極採取行動,共同實施國家「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並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著眼於提升珠三角河灣流域的水質和海灣建設。環保署更進一步與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簽署協議,共同商討工作方案以提高大灣區海洋生態環境質量。...
曾經又黑又臭的沙田城門河,在30年間經歷了怎樣的蛻變呢?環保署署長徐浩光會為大家詳細講解當年政府如何通過嚴格的水污染管控措施,成功地改善了這條河流的水質。
「拯救城門河」的生態修復之路,無疑為其他受污染地區提供了寶貴經理。令人好奇的是,我們身邊是否還有類似的環境問題?以荃灣海濱惡臭為例,政府和居民通過有針對性的污水處理等措施,成功緩解了當地的問題。這充分證明,只要政府和民眾通力合作,即使是棘手的環境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