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1

簡介

GIST

監製:楊慧雅


科學頒獎禮不單是為了表揚科學家的傑出科研成就,更希望創造平台,讓不同範疇的科學家們聚首一堂,互相啟迪,並藉著科普活動把知識推廣到各層面。

獲得2024未來科學大獎的四位中國內地科學家(鄧宏魁教授、張濤教授、李亞棟教授、及孫斌勇教授),在大獎週活動同時,舉行了一場圓桌討論會,交流科研心得之餘,並用淺白語言向大眾介紹前沿科學的發展。精彩內容包括:獲生命科學獎的鄧宏魁教授,講述他如何以「細胞重編程」技術,實現治療糖尿病等長期疾病的夢想;獲物質科學獎的張濤教授、李亞棟教授,分享他們透過「單原子催化」研究,為化學工業、生物研究開僻更豐富的催化劑發展道路;獲數學及計算機科學獎的孫斌勇教授,則以活潑的比喻,介紹當代數學中最令人困惑的「群」研究。

討論會由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王強主持,是一場薈萃科學、人文、通識的思想盛宴。

最新

LATEST
0 seconds of 0 secondsVolume 90%
Press shift question mark to access a list of keyboard shortcuts
00:00
00:00
00:00
 
14/12/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科學頒獎禮不單是為了表揚科學家的傑出科研成就,更希望創造平台,讓不同範疇的科學家們聚首一堂,互相啟迪,並藉著科普活動把知識推廣到各層面。

獲得2024未來科學大獎的四位中國內地科學家(鄧宏魁教授、張濤教授、李亞棟教授、及孫斌勇教授),舉行了一場圓桌討論會,交流科研心得之餘,並用淺白語言向大眾介紹前沿科學的發展。精彩內容包括:獲生命科學獎的鄧宏魁教授,講述他如何以「細胞重編程」技術,實現治療糖尿病等長期疾病的夢想;獲物質科學獎的張濤教授、李亞棟教授,分享他們透過「單原子催化」研究,為化學工業、生物研究開僻更豐富的催化劑發展道路;獲數學及計算機科學獎的孫斌勇教授,則以活潑的比喻,介紹當代數學中最令人困惑的「群」研究。

討論會由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王強主持,是一場薈萃科學、人文、通識的思想盛宴。

重溫

CATCHUP
12
2024
RTHK 31
  • 科學.創未來 2 — Future Minds 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圓桌對話

    科學.創未來 2 — Future Minds 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圓桌對話

    科學頒獎禮不單是為了表揚科學家的傑出科研成就,更希望創造平台,讓不同範疇的科學家們聚首一堂,互相啟迪,並藉著科普活動把知識推廣到各層面。

    獲得2024未來科學大獎的四位中國內地科學家(鄧宏魁教授、張濤教授、李亞棟教授、及孫斌勇教授),舉行了一場圓桌討論會,交流科研心得之餘,並用淺白語言向大眾介紹前沿科學的發展。精彩內容包括:獲生命科學獎的鄧宏魁教授,講述他如何以「細胞重編程」技術,實現治療糖尿病等長期疾病的夢想;獲物質科學獎的張濤教授、李亞棟教授,分享他們透過「單原子催化」研究,為化學工業、生物研究開僻更豐富的催化劑發展道路;獲數學及計算機科學獎的孫斌勇教授,則以活潑的比喻,介紹當代數學中最令人困惑的「群」研究。

    ...

    14/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