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製:張詠賢 楊月芬
減排減排,全球暖化迫在眉睫,極端天氣橫掃肆虐,減少排放溫室氣體已成人類共識。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走」再「鎖住」,不讓二氧化碳釋放重回大氣,將會是減排之外另一個新嘗試。
結構比人類簡單得多,存在於海洋河溪以億年計的單細胞生物「微藻」,原來是天生的吸碳高手。微細到肉眼看不見,只有幾微米大小的微藻,同樹木一樣靠光合作用維生。微藻的葉綠素在光合作用過程中,會將二氧化碳轉化成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並產生氧氣,有助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
微藻吸引了本港年輕科研團隊自設示範場,用特製水缸培育養殖微藻,花盡心思、想盡辦法增加微藻的吸碳能力,希望將微藻場工業化並推廣至全世界。亦有本地創科公司將「吸碳高手」商業化,於學校等安裝螢光綠色的「微藻反應器」,用氣泵將空氣抽入一條條注滿水的容器來培養微藻,以配合不同機構在ESG報告下的減碳目標。
微藻或許會是「吸碳」的生力軍,但微藻生命周期短,慢慢又會把二氧化碳釋放回大氣。其他範疇的科學家於是繼續發揮無限創意,嘗試直接由空氣中「吸走」二氧化碳。現時部分西方國家已投資興建大型工廠,捕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再埋在地下儲存。香港亦有大學科研人員初步研發出「二氧化碳還原系統」,將二氧化碳轉化成塑膠化學品原料,將來或有機會應用於工業項目,促進碳中和。
當然,目前「鎖碳」的重要策略就是植樹造林。樹木利用光合作用,以自然方法減少二氧化碳。有環保團體與大學合作,到香港各地研究5種香港不同種類的樹林,選定適當位置後,利用儀器量度當中植物的數據,從而估算香港樹林的「碳儲量」及樹林在二氧化碳移除上的潛能,希望有助政府制定政策,加強樹林的吸碳容量,延續樹林作為大自然中的「鎖碳」主力。
微藻的吸碳能力可以去到多遠,仍在研究階段。樹林可以將二氧化碳長年儲存於樹木及泥土中,微藻是否有同樣「鎖碳」效果?用機器吸碳成效又如何?仍然有待學術界、環保界繼續發掘探索。
「如果我是個空罐子 被你浪費 被你活埋...」
本港現時每日有約 11,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主要依賴堆填區處理,但本港土地資源有限,日積月累的垃圾卻無限,大量廢物令堆填區面臨飽和。為了讓廢物有新出路,政府近年加快發展「轉廢為能」設施,包括焚化爐設施 (I∙PARKs)、污泥處理設施 (T·PARK)、有機資源回收中心 (O·PARKs)等,減少用堆填方式處理廢物,同時將廢物轉化為電力,令垃圾也有價值。
香港即將在2025年建成首座新一代垃圾焚化爐 (I∙PARK1),預計每日可以處理 3,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舊式的焚化技術會釋放二噁英等有害物質,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總監黃煥忠認為新一代的焚化技術可以減低污染物的排放,至於關注環保的楊婷則認為並非有焚化爐就「一爐永逸」,源頭減廢比興建焚化爐更重要。
除了興建大型「轉廢為能」設施外,政府也增加廚餘收集點,在多區放置智能廚餘回收桶,以積分計劃鼓勵市民回收廚餘,市民是否歡迎新設施?
政府去年公佈《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提出措施和建議,推動本地漁農業可持續發展,希望利用科技和技術提升,增加產量和收入,並吸引年輕人入行。
漁業方面,面對內地捕撈業的價格競爭,有位於西貢的海魚養殖場正走上轉型革新的路,包括透過養殖珍珠,開辦教育導賞團,更將珍珠貝製作成其他周邊產品,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在沙頭角,也有養殖企業利用智慧科技和提升養殖技術,養殖高產值的魚類,並提升整個系統,做到更節能、省水、魚菜共生以致物盡其用,而養殖的魚更是可持續產品,減少消費者對野生品種的消耗。
農業方面,目前本地種植的蔬菜,只佔每年總消耗量的2%。面對土地和產量的挑戰,近年有不少企業向室內水耕種植發展。漁護署與蔬菜統營處合作設置的「全環控水耕研發中心」,率先試種一些市場上嶄新的品種和採用新技術,並提供技術支援和培訓,推動本地農業發展。
有人走向室內,善用工廈空間,追求更高產量和產值;亦有團體始終相信,本地工商廈林立,建築物的天台是一片具有開發潛能的天台農場,推廣「自己菜自己種」,希望達至減少因為消費而造成的碳足跡之餘,讓人們吃到新鮮直送的蔬菜,並明白到珍惜食物的意義。
根據環保署最新的廢物監察報告,香港每日棄置於堆填區的廢塑膠為2369噸,等如80部雙層巴士的體積,減少塑膠棄置確是刻不容緩!即棄塑膠產品管制4月22日起實施,實施第一階段禁止商戶提供或銷售即棄發泡膠餐具、飲管、膠刀、膠叉、塑膠棉花棒、充氣打氣棒等,同時會禁止食肆向堂食顧客提供即棄膠杯和即棄塑膠食物容器。
不少綠色餐具的「水性塗層」含塑膠,否則難防水及防油,不過含量較少,結構與近年廣泛應用的「生物降解塑膠」不同,理論上可回收及打紙漿,但要將塑膠隔篩出來及收集,否則塑膠可能隨水冲走,最終落入大海,形成微塑膠。
市民要如何回收?回收又遇到什麼困難?綠色科技是走塑的出路嗎?
時尚品牌為了迎合潮流,每季都會推出新設計,讓消費者能夠以低廉的價格、在短時間內購買到時髦的服飾。根據2022年《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本港每日有388公噸的舊衣服和紡織物被棄置在堆填區,相當於270萬件T恤。
然而,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時尚行業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希望改變「快時尚」文化。梁皓琳(Jasmine)是一位本地時裝設計師,創立了一個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時尚品牌,利用天然、可以生物降解的布料來設計衣服,例如使用由玫瑰、橙、香蕉等天然纖維製成的布料,設計既時尚又環保的衣服。
除了從設計方面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消費者和生產商的角色亦非常重要。黃雅蓉在旺角開設了一家二手時裝店,希望改變消費者對二手衣服的看法。非牟利機構Redress則致力於收集舊衣物,進行分類,為舊衣提供更多出路。另外,有本地紡織廠回收舊校服,利用新技術把舊布料分拆成纖維,重新紡織成紗線,製作出新的紡織物,使舊衣重生。
香港擁有世上絕無僅有的城中地質公園,在繁華的大都會中,同時呈現了約一億四千萬年前的火山活動,而這片獨特的地貌更於2022年獲得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選為全球首百大地質遺產地之一,與美國大峽谷及土耳其棉花堡齊名。
走到西貢東郊野公園內萬宜水庫,隨處都能發現啡黃色的六角形岩柱,而岩柱更遍布附近糧船灣一帶、滘西洲、吊鐘洲、甕缸群島及果洲群島等,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範圍,覆蓋陸地及海洋,更於2011年成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核為世界級地質公園。部分地方更配合漁村、廟宇等保存完好的文化歷史遺跡,拼湊出世上極為罕見的獨有自然景觀。
然而,根據去年審計署報告指出,有地質公園配套不足,難以全面推廣綠色旅遊。究竟香港要保留這片地球記憶,還有什麼進步的空間?
去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議推行十週年,香港也積極走出去,向一帶一路國家演示香港獨特的優勢。特首李家超更帶領考察團往中東,與中東國家簽署十三份合作備忘錄,推動中東的綠色、智慧城市的發展。
政府帶頭開拓中東市場,也鼓勵本港企業更大步開拓中東市場的綠色市場。非牟利組識「香港大使會」的創辦人林健鋒(行政會議成員)與曾沛霖先後兩次帶不同範疇的企業與中東政商代表交流,協助企業與中東代表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企業包括:甲級能源有限公司,GREEN MONDY, RICE ROBOTICS 等等,為綠色企業揭開了中東市場的門扉,把香港的綠色科技與當地企業分享。
與此同時,科學園積極協助開拓中東市場,帶領八間科技公司參與沙地阿拉伯的大型科技展,突顯香港綠色科技的優勢。其中一間研究電車充電方案的初創公司,在展覽裡接觸當地潛在顧客,強化在中東發展的信心。
走入中東,開拓綠色市場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什麼挑戰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