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均GDP平均高達36萬港元,在很多外國公司眼中,香港人消費力高,是一個相當有魅力的市場;加上香港良好的營商環境、健全的法律制度,令很多海外公司都有信心以香港作為發展基地,拓展他們在亞洲的業務。
一間近年積極開始拓展亞洲市場的日本大型連鎖藥妝店品牌,剛剛落戶香港;在香港完善的知識產權法例保障之下,註冊商標如何幫助他們建立品牌形像、增強消費者的信心?商標的設計又如何能帶出他們「美與健康」的理念?
玩具是小朋友最常接觸的東西。如果在玩具之中加入創新科技元素,讓小朋友在玩耍的過程中被啟發,並對創新科技產生興趣,這個玩具就能培養出未來十年或二十年之後的創新科技人才。
香港一間玩具設計公司,視玩具為整個創新科技生態圈的一個起點,早在1999年便將STEAM的概念融入玩具設計之中,並藉着商標註冊和專利設計,在全球的創意教育玩具市場中站穩陣腳。
日常生活之中充滿各式各樣的產品設計。由細小的部件、整體結構以致相關技術,發明者或設計師都需要付出不少心血,才可以做到新穎而具創造性的效果。透過專利註冊,他們的成果與權益可以得到有效保護。專利擁有人可以行使專利所賦予的法律權利,禁止其他人製造、使用、出售或輸入已註册專利的發明。
一間以香港作為研發與設計基地的產品設計公司,一直致力研發著重功能性的電子產品保護配件,獨特的防水與碰撞防護技術在世界各地均獲專利註冊。公司CEO黎穎思(June)將分享如何透過註册專利及外觀設計令產品得到保護,並有助開拓國際市場。
非同質化代幣, Non-Fungible Token,簡稱NFT,可以代表數碼資產的擁有權,例如畫作、藝術品、聲音記錄、影片等等的創意數碼作品,令創作者可以將其數碼作品上傳去到NFT拍賣市場,讓買家競投。雖然作品本身可以無限複製,但這些代幣在數碼作品的底層區塊鏈上,能夠被完整追蹤,所以能夠為買家提供獨一無二的認證,證明所購買的作品是原版而不是複製品。
利用這項技術,可以令數碼作品的版權得到更大保障嗎?本集會訪問世界知名的拍賣平台及相關的專家,嘗試探討這個問題。
對科研項目而言,申請專利既能保護研究成果,亦有助項目進行技術轉移,成為商品推出市場。但由於專利申請過程涉及不少程序與法律知識,很多學術團隊都望而卻步,窒礙了科研項目的市場發展。
人稱「無創產檢之父」的盧煜明教授,2021年憑著無創產前診斷技術,榮獲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生命科學獎,他亦開設了一間以推動分子診斷技術為目標既科技中心,專門研究基因排序技術。同時,盧教授亦是中文大學專利委員會的主席,經常鼓勵和協助其他學術團隊申請專利。
知識產權與創意產業息息相關。創作者的成果與權利能夠受到保護,才能孕育出更健康、更理想的發展空間。
本集將會到訪一間以香港為基地的獨角獸公司,即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該數碼資產公司以區塊鏈遊戲作為平台,邀請世界各地知名品牌合作,不但產生協同效應,將商標與品牌的價值擴大,更伸展至元宇宙,開拓未來的數碼資產世界。
公司總裁歐陽杞浚將會分享知識產權與業務之間的密切關係,以及知識產權如何在開發遊戲時令創作得到保護。
一直以來,時裝設計的版權保護都受到一定限制,例如迷你裙這個經典設計,原創者無法限制別人製作長度只及膝蓋以上的短裙,因為其他設計者只要將裙子改短一寸、闊一寸,便難以證明對方抄襲。
不過,有非常少數的設計師,研發了一些新的時裝技術,結合設計,反而可以在技術方面申請專利保護。本集個案就是一位想為一項新時裝技術申請專利的設計師,透過她申請的過程,大家可以了解申請專利時需要留意的地方。
要發展智慧城市,採用安全、環保又高效率的能源方案非常關鍵。
在專利註冊的保護之下,香港有一所應用科技研究機構,成功研發了一項創新既能源科技。透過專利授權,機構將相關技術轉移同商品化,更加推廣至內地市場。
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將分享他們如何與內地研究院及電力設備供應商合作,將受專利保護的創新直流電技術商品化,再應用到不同場景與領域,創造出更龐大、更廣闊既商機。
要研發一項新科技或者新產品,往住要投放不少資源,為了保障產品,研發者很多時都會申請專利保護,但不少新技術,都可能昰建立於舊有的技術基礎上,再創新或發展出來,所以申請專利時,申請者要清楚列明創新部份,以及專利所涵蓋的範圍。但是涵蓋範圍,寫得太闊,可能未必獲得批准,寫得太窄,又未必做到足夠保護。
以本集個案為例,受訪個案研發的項目,雖然很多部分都屬於現有的基礎技術,但他們把這些技術整合改良、應用於成衣環保技術上面,成功為整個系統取得專利保護,這個專利還令他們可以安心發展更多海外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