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X

    內容

    CONTENT

    監製:陳偉棠、彭志敏

    21/01/2024
    相片集
    相片集

    現時,房委會一共管理193條公共屋邨,超過81萬個公屋單位,服務210萬名香港市民。自八十年代起,房委會落實「整體重建計劃」,於1987至2012年間大規模清拆重建舊式公屋。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發展及對居住環境的需求提升,公屋重建項目仍然適時有序地推行。而目前正在規劃及進行的10 個重建項目中,以位於港島南區、有超過50年歷史的華富邨最為龐大。在這重建方案中,9200個華富邨單位,將會分3期清拆,並以附近5個新建的接收邨原區安置華富邨居民,預計整個計劃完成後可提供12,200個公屋單位。

     

    如此龐大的重建及搬遷計劃,房屋署職員如何與當區居民溝通,讓居民了解搬遷方案及背後原則,以至建立「以人為本」的重建搬遷策略,邀請居民參與,共同設計社區設施,讓居民的意見及需要,充份地得到落實? 富建築特色及歷史意義的華富邨,怎樣在新的建築群中保留原有風格? 另一方面,在社會對環保及保育越加重視的年代,考慮「重建」以外,亦需顧及環保及保育等原則,盡量「多保育,少拆卸」。房屋署自2006年起推出「全方位維修計劃」,主動上門為公屋單位提供勘察及安排維修服務,以提升居住環境質素、延長屋邨壽命及提高經濟效益,防患未然。近年,計劃更推展至「日常家居維修服務」,簡化維修手續,方便居民申報。


    編導:黃智剛

     


    集數

    EPISODES
    • 建築科技與未來

      建築科技與未來

      要提高建屋效率、減低製作成本、準確預測工程跟環境的相互影響、改善工作環境、以至保護建築工人的安全,科技的幫助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房屋署團隊自二千年代初開始研究及應用模擬訊息系統(BIM)及地理訊息系統(GIS),經過多年的試驗及改良,演變至2023年最新推出的智築目系統。在電子資訊科技的協助下,工程團隊可輕易掌握地盤狀況,監測建築進度,預防意外發生。而為了減少地盤工人於高空及危險環境工作的機會,自動機械人及無人機等亦成為了重要的輔助工具。

       

      另外,房委會於2023年首次於工程中引入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由承建商於廠房生產大型預製組件,再運送至地盤裝嵌。『先組後裝』可大大減輕建築工人的負擔,組裝合成建築法將會是房委會未來重點研發項目。

      編導:傅詩涌


      04/02/2024
    • 共生

      共生

      建屋建家,以人為本,是房委會向來的理念。不過於發展的過程當中,建築團隊着眼的並不只於幾座大樓。他們同樣重視對大自然生態的尊重、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對鄰近社群的關顧。『共生共存』,成為公營房屋的發展藍圖中,一記重要的座右銘。

       

      近年不少公共屋邨於新界地區落成,當中不難發現許多對環境保護的設施。從減廢、物料循環再用、節能、綠化等不同範疇,房屋署團隊將大自然素材適切保留,並將素材加入屋邨設計當中,以建造一個跟郊野環境相互配合,且健康舒適的生活空間。

       

      除此以外,房委會也着力於保存、傳承發展地段周遭的歷史文化。透過與藝術家的合作,跟社區不同持份者的溝通協調,建築師在設計的過程中,加入了對文物保育、人文關懷的考量。興建一個新社區,不等於必須破壞舊有的傳統文化,保留跟拆毀,也可以取得平衡。

      編導:傅詩涌


      28/01/2024
    • 遷室.宜居

      遷室.宜居

      現時,房委會一共管理193條公共屋邨,超過81萬個公屋單位,服務210萬名香港市民。自八十年代起,房委會落實「整體重建計劃」,於1987至2012年間大規模清拆重建舊式公屋。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發展及對居住環境的需求提升,公屋重建項目仍然適時有序地推行。而目前正在規劃及進行的10 個重建項目中,以位於港島南區、有超過50年歷史的華富邨最為龐大。在這重建方案中,9200個華富邨單位,將會分3期清拆,並以附近5個新建的接收邨原區安置華富邨居民,預計整個計劃完成後可提供12,200個公屋單位。

       

      如此龐大的重建及搬遷計劃,房屋署職員如何與當區居民溝通,讓居民了解搬遷方案及背後原則,以至建立「以人為本」的重建搬遷策略,邀請居民參與,共同設計社區設施,讓居民的意見及需要,充份地得到落實? 富建築特色及歷史意義的華富邨,怎樣在新的建築群中保留原有風格? 另一方面,在社會對環保及保育越加重視的年代,考慮「重建」以外,亦需顧及環保及保育等原則,盡量「多保育,少拆卸」。房屋署自2006年起推出「全方位維修計劃」,主動上門為公屋單位提供勘察及安排維修服務,以提升居住環境質素、延長屋邨壽命及提高經濟效益,防患未然。近年,計劃更推展至「日常家居維修服務」,簡化維修手續,方便居民申報。


      編導:黃智剛

       

      21/01/2024
    • 時變,地變,家不變

      時變,地變,家不變

      時變——公營房屋設計見證時代變遷

      公營房屋類型見證時代變遷,由徒置大廈到不同建築設計的演變,長型、雙塔式、Y型、和諧式等標誌性建築,都緣於民生需求而設計,解決屋住問題,改善居民生活素質。

       

      地變——新市鎮公營房屋發展

      七十年代香港人口不斷膨脹,市區可供發展的用地短缺,需要大量建屋土地,舒緩居住問題,當時政府推出「十年建屋計劃」開拓新市鎮。

      沙田區是第一代新市鎮發展地區之一,完善交通配套及城門河沿岸填海造地,發展相當有優勢。沙田區首個公共屋邨——瀝源邨於1976年正式落成,區內屋邨迅速發展,形成互補生活網,令社區相連優勢發揮到最強,奠下公營房屋與社區發展相輔相成的基礎。

      當城門河兩岸發展逐漸飽和,需另覓開發地點,前房屋署助理署長江焯勳將房屋建築與地理位置完美配合,造就出依山而建,別樹一格的廣源邨,亦是因地制宜的建築典範。

       

      家不變——繼續尋覓理想家園

      政府於2017年公佈《香港2030+》規劃報告,制定香港整體空間規劃、土地及基建發展,改善房屋問題,北部都會區是當中重點發展項目。新區開拓面對極大挑戰,興建公營房屋目標為達成提速、提量、提效、提質,增加居民幸福感,為市民繼續建設理想家園。

      編導:蔡玉婷


      14/01/2024
    • 家安抵萬金

      家安抵萬金

      房屋委員會多年來一直為社會大眾提供一個穩健的房屋階梯,既為基層及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安全網,亦讓經濟條件許可之人士於房屋階梯拾級而上,逐步改善生活環境。為此目標,房委會歷年推行多個資助自資居所計劃,既圓市民置業之夢想,亦加快公屋流轉,縮短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居者有其屋計劃自1978年推行以來,一直深受收入不足以購買私人樓宇的市民歡迎。其他資助自置居所計劃,例如白居二(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租者置其屋、綠表置居計劃等,為不同處境之人士提供置業機會。

      07/01/2024
    • 幸福有方

      幸福有方

      房委會於2000年推行房屋質素改革,其中一個重要變革就是將公營房屋的標準化設計轉為非標準化設計,引入更多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的設計構思,於當年新落成之樓宇例如油麗邨等,強調微氣候研究、增加綠化,亦增添不少可持續發展之元素。對於舊有樓宇,例如蘇屋邨進行全面重建,而新蘇屋邨亦演變成一個發展與保育並重的現代化屋邨。另外油塘大型購物商場大本型之設計及營運,除了達至商業化的經營效率,也重視提供社區設施,凝聚社區參與。踏入2023年,房委會綜合多年經驗,並走訪多條屋村進行居民意見調查,制訂一套為日後公營房屋建築而設的「幸福設計指引」,令公屋供應除了提量、提速、提效外,更要提質發展,繼續為居民營造更好的居住環境。

      31/12/2023
    • 樂聚天倫

      樂聚天倫

      香港人口不斷膨脹,市區可供發展的用地逐漸短缺,政府遂決定在較偏遠的地點興建公共屋邨。華富邨便是首個引入此概念的屋邨,具有商鋪、停車場、巴士總站和各類社區康樂設施,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社區。七十年代初,政府宣佈「十年建屋計劃」,為180萬香港居民提供設備齊全,有合理居住環境的居所。1973年,為了配合十年建屋計劃,政府重組原有的公營房屋組織,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統籌,並將徙置事務處及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執行機構。1976年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 1987 年,推出「長遠房屋策略」,使有能力的公屋租戶及中下收入的家庭能夠自置居所。本集請來前房屋司廖本懷博士與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訪談,細說公屋故事。

      24/12/2023
    • 民有所居

      民有所居

      1953年12月聖誕夜,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五千多人無家可歸,首批共八幢六層高的徙置大廈於1954年年底在石硤尾建成,揭開了香港公營房屋發展的序幕。 1954年,徙置事務處成立,負責管理因1953年石硤尾大火而衍生的多層徙置區, 1954年4月,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成立,委員會的職責是為當時的「白領階級中的低薪者」提供一些水準較高而租金較低廉的單位。1964年,政府推出《管制權宜住所,徙置及政府廉租屋宇政策之檢討》白皮書,加快徙置區及政府廉租屋的建屋速度,建造大型徙置區,並向更高空發展,以滿足龐大的住屋需求。

      17/1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