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S
監製:卓健欽
杜煥,這位長洲Sugarman,用雙手將滾燙的糖漿吹塑成各種形態,延續著這門六百多年的古老技藝。四十歲前的某天,童年的甜美回憶牽引他走上吹糖之路。在無師自通的摸索中,讓這門藝術煥發新生。而今,他的女兒杜一由承襲了父親的熱情。在父女倆的手中,不僅流淌著融化的糖漿,更是守護著這份即將消逝的街頭文化,讓古老的吹糖藝術在新時代綻放光彩。
在香港的傳統文化地圖上,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客家貔貅。資深傳承人鍾浩聲師傅,三十年來將南鷹爪門白鶴派的精髓融入貔貅表演之中。成立香港獅藝舘龍獅體育會,致力推廣客家傳統文化。其兒子亦當上第七代傳人,在爸爸薰陶下成長,漸漸愛上這門藝術。父子兩代人,穿梭於香港與內地之間,把這份三百年客家傳統延續下去,見證香港文化傳承的生命力。
杜煥,這位長洲Sugarman,用雙手將滾燙的糖漿吹塑成各種形態,延續著這門六百多年的古老技藝。四十歲前的某天,童年的甜美回憶牽引他走上吹糖之路。在無師自通的摸索中,讓這門藝術煥發新生。而今,他的女兒杜一由承襲了父親的熱情。在父女倆的手中,不僅流淌...
潮州工夫茶文化源自福建,隨著上世紀潮汕人移民來港,逐漸成為香港重要文化的一部分。資深傳媒人許百堅是潮州澄海人,二十年前因緣際會成為潮語老師,更創立潮汕文化協會,在深井開設工夫茶聚空間。十歲來港的Teresa,曾經抗拒自己的潮州身分,但通過學習工夫茶,...
印章雕刻藝術源遠流長,從商代延續至今。在香港,這門工藝在清末民初達到高峰,特別是在中上環文華里的「圖章街」。仍在此堅守這門古老工藝的吳錦泉師傅,他四十多年來專注於圖章雕刻,近年更開始免費教授這門手藝,希望找到有心的傳承人。而其中一位徒弟是註冊化驗師...
在珠江三角洲的傳統藝術中,手托木偶戲自光緒年間便紮根於香港,曾是廟會、醮會和盂蘭節的重要表演項目。「香港華山傳統木偶粵劇團」是香港最後一個手托木偶班,團主陳錦濤師傅一直守護著最後一批香港獨有的廣東手托木偶,而今年二十四歲的黃式瑜是陳師傅最年輕的徒弟...
##DE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