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來襲孰危孰機?」
於香港時間4月10日清晨宣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對部分中國進口貨品累計加徵稅率達到125%,而其他國家及地區就暫緩90日。而5月2日起,對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小額包裹關稅加至90%。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香港不會對包括美國產商品在內的進口貨品設置關稅,同時亦有七項應對方案。究竟香港各行各業可否狹縫中找到出路?
#關稅#中國#美國#特朗普#進口#貿易#零售#阮頌陽
「自閉症患者聽障支援」
自閉症行為較聽障問題較易察覺,醫生斷症時,聽力問題容易被忽略,因而錯失治療黃金期。有本地聽障服務機構推出計劃,替潛在聽障的自閉症患者提供聽覺評估及支援,為病情對症下藥。
#自閉症#聽障#支援#特殊需要#聽力學家#鄭萃雯#丘靜雯
「非人類事件-螢火蟲生態教育」
為宣揚及推廣保育螢火蟲的訊息,「螢火蟲保育基金會」會定期到學校舉行講座,讓學生在不騷擾螢火蟲的情況下,欣賞其閃閃發光的情景。同時會教導如何護理螢火蟲幼蟲,令小朋友一嘗作為照顧者的滋味,更向學生展示不同類型生物,體現生物多樣性。
#非人類事件#螢火蟲#生態#保育#生物多樣性#小學生#小朋友#林泳怡
「關稅來襲孰危孰機?」
於香港時間4月10日清晨宣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對部分中國進口貨品累計加徵稅率達到125%,而其他國家及地區就暫緩90日。而5月2日起,對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小額包裹關稅加至90%。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香港不會對包括美國產商品在內的進口貨品設置關稅,同時亦有七項應對方案。究竟香港各行各業可否狹縫中找到出路?
#關稅#中國#美國#特朗普#進口#貿易#零售#阮頌陽
「自閉症患者聽障支援」
自閉症行為較聽障問題較易察覺,醫生斷症時,聽力問題容易被忽略,因而錯失治療黃金期。有本地聽障服務機構推出計劃,替潛在聽障的自閉症患者提供聽覺評估及支援,為病情對症下藥。
#自閉症#聽障#支援#特殊需要#聽力學家#鄭萃雯#丘靜雯
「非人類事件-螢火蟲生態教育」
為宣揚及推廣保育螢火蟲的訊息,「螢火蟲保育基金會」會定期到學校舉行講座,讓學生在不騷擾螢火蟲的情況下,欣賞其閃閃發光的情景。同時會教導如何護理螢火蟲幼蟲,令小朋友一嘗作為照顧者的滋味,更向學生展示不同類型生物,體現生物多樣性。
...
「外傭防中風檢查勿放鬆」
近年中風出現年輕化趨勢,每年新增近2,300宗年輕中風個案,患者18至55歲,當中約一成是外傭。外傭作為家庭的重要支援,如何教她們提升對中風的認知?外傭患病,僱主又應該如何處理?
#中風年輕化#外傭#中風認知#僱主支援#梁峻文
「500天無國界工作假期」
曾獲香港人道年獎2020的骨科專科醫生唐頴思,在2018至2019年期間進行過無國界醫生的工作,今集她將會分享前線救援人員如何救傷扶危,以及在戰亂落後地區的生活日常。
#無國界醫生#前線救援人員#戰亂落後地區#黃婉曼#梁凱寧
「香港美食-民生美食關注組-大埔舊墟」
香港美食-民生美食關注組今集帶大家去到大埔舊墟,在歷史過百年的市集周邊,充滿著不同的熱搜美食小店,,每逢假日都大排長龍,主持會親嚐美味甜品,足料糖水及人氣栗子雪糕,更會帶大家一試傳說中的必吃宵夜~生炸雞髀!
#香港美食#民生美食關注組#大埔舊墟#足料糖水#人氣栗子雪糕#生炸雞髀#林泳怡#阮頌陽
「童話香港-功夫」
小朋友認識功夫嗎?如果他們自創一門功夫會是甚麼?
...
「智照綠色未來」
4 月 6 日至 9 日,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二屆智慧照明博覽》及《第 16 屆香港國際春季燈飾展》在會展同步進行。兩個展覽以「智照綠色未來」為主題,展示一系列創新和環保的照明解決方案,提升智能生活和推動可持續發展。
#貿發局#智慧照明#燈飾#展覽#智能生活#可持續發展#林泳怡
「媽媽手,有解救」
俗稱「媽媽手」的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是指拇指的伸展與外張動作過多或過度用力,重複磨擦,導致拇指、手腕等部位勞損和發炎。究竟日常生活有哪些不正確的姿勢容易導致媽媽手?又有什麼治療方法或手部運動可以緩解痛症?
#媽媽手#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拇指#發炎#手部運動#丘靜雯#鄭萃雯
「有兒萬歲-小小交響樂」
很多小朋友都喜歡音樂,也會學習樂器,演奏優美旋律與樂韻。練習樂器好處多,對個人專注力、記憶力和創意都很有幫助。當達到一定水準時,有沒有想過加入樂團,與其他人一起眾樂樂呢?透過參與樂團排練,跟隨指揮演奏,與不同聲部一起合作,既可以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更可以提昇演奏技術。
...
「關稅戰!點避險?」
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徵「對等關稅」,其中美國對華加徵百分之34關稅,累計關稅增至百分之54,同時美國下月起向價格低於800美元的內地及香港包裹,徵收百分之30或者25美元關稅。關稅戰來勢凶凶,港股大跌,股民如何自處?當中又對香港經濟有什麼影響?中小企又如何應對?
#關稅戰#特朗普#關稅#港股#股票#經濟#張嘉儀
「砌磚機械人,建築靠智能」
髹漆、築墻、清潔大廈外牆以往都要人手操作,但有本地教授研發出自動化線控砌磚機械人,可以因應建築師要求築起特定弧度和幾何形狀的牆。機械人日前已投入運作,用於重建校園內的再生園。今集有請研發人員介紹以上發明。
#機械人#自動化#建築#發明#梁凱寧#崔潔彤
「為人民服務-海事處-燈塔維修及保養」
海事處的輔航設備及繫泡小組,負責在香港水域內提供輔航設備及有關的維修保養工作。今集我們了解他們是如何進行燈塔的維修及保養工作。
#為人民服務#海事處#輔航設備及繫泡小組#燈塔#輔航設備
「童話香港- Ctrl C 與Ctrl V」
萬物皆有用盡之時,如果物件可以無限複製,小朋友最想複製的是甚麼?他們又會如何使用?
...
「學生變肥仔,健康有冇計?」
衞生署發表《學生健康服務2023/24學年周年健康報告》發現小學生肥胖的普遍率下降至 16.4%,而中學生超重方面,包括肥胖的普遍率就無改善,仍維持在 20.0%的高水平。健康評估問卷中,亦發現學生每日進食水果同埋蔬菜不足。究竟兒童肥胖問題對健康有何影響?
#衞生署#學年周年健康報告#學生#超重#肥胖#李莉
「『友晴同路』病童不再孤單」
有機構提供「友晴同路」社區支援服務,專門為有罕有病、醫療情況複雜的20歲或以下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關懷與支持;並於4月4日至13日舉行《當下的禮物》生命故事展覽,邀請大眾一同走進病童家庭的世界,了解病童如何勇敢面對疾病。
#友晴同路#社區支援服務#罕有病#病童#黃婉曼#鄭萃雯
「處處有AI -港大AI分析意外動作實時警報系統」
意外防不勝防,若不幸跌倒或暈倒後未能即時進行救治,隨時影響生命安全。香港大學研究團隊通過AI人工智能實時分析影像中,人體骨架移動時的姿勢及動作異常表現,就意外情況即時發出警報,盡量降低意外後傷者所受傷害的嚴重性。
...
「學童患近視,家長要重視」
衞生署發表《學生健康服務2023/24學年周年健康報告》,在學生健康服務中心進行的視力篩查時,配戴眼鏡(包括矯正近視、遠視和散光等屈光不正的眼鏡)的小一學生比例在 2023/24 學年為 14.3%。小學生配戴眼鏡的比例隨年級增加而上升,在 2023/24 學年,小六學生配戴眼鏡的比例高達 53.8%。衞生署建議限制小學生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時間。
#衞生署#學年周年健康報告#學生#視力#張鴻熙
「黑膠任聽,音樂共享」
為幫學生及校友的音樂作品進入業界,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開設了一間黑膠唱片音樂圖書館「V Music Library」及成立音樂品牌「V Music」,推動本地音樂發展。究竟這個音樂計劃是如何誕生?
#職業訓練局#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黑膠#音樂#丘靜雯#崔潔彤
「非人類事件-寵物善終」
生老病死是大部分動物的必經階段,作為主人,面對愛寵離世,除了萬般不捨外,也要收拾心情去處理其「畢業禮」,為了令彼此沒有遺憾,主人們也希望能得體處理,坊間有不少寵物善終服務公司,究竟流程是怎樣?而主人可以用甚麼方式,對其離世的寵物作懷念?
...
「DSE考生壓力指數增」
中學文憑試4月1 號開考,有機構訪問900多名應屆考生並公布壓力調查,發現本屆考生自評壓力指數,以10分為極大壓力,平均達6.9分,比去年微升0.13分。另外,有超過8成人表示身心疲累,超過7成人學習動力消減及難以集中精神,超過6成考生容易情緒波動。考生面對考試壓力,如何應對?
#DSE #中學文憑試#考生#壓力#疲累#林泳怡
「亞洲最大型輪椅花車巡遊」
全亞洲最大型的傷殘人士輪椅花車巡遊「花轆LOOK慈善嘉年華2025」剛剛於3月中舉辦,有近70輛來自內地、台灣、馬來西亞及澳門等的輪椅花車雲集中環遮打道,昂首闊步在社區巡遊,展示肢體傷殘人士的設計創意,以及自助互助、積極向前的信念,以生命影響生命。
#傷殘人士#輪椅花車巡遊#亞洲#社區#積極#鄭萃雯#黃婉曼
「香港美食-廚神當「素」-誰是素食廚神?」
最後一集的廚神當「素」,將會是第三輪上場的王小康及文天承師傅,為了爭奪廚神冠軍寶座,與前4位的大廚選手一樣,拼命使出渾身解「素」,製作獨具特色的素食料理。究竟「第一屆香港素食慈善烹飪比賽」的冠軍寶座花落誰家呢?今集即將揭曉。
#香港美食#廚神當素#香港味道#素食#烹飪比賽#林泳怡
「童話香港-心的形狀」
不少人在拍照時會舉起心形手勢,小朋友最常見的動作是哪個?如果讓他們創作一個專屬動作,又會是怎樣?
...
「畢加索─與亞洲對話展覽」
「畢加索—與亞洲對話」特別展覽,展出60多件西班牙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的傑作,同場亦展示30位亞洲以及海外藝術家的藏品。今集帶大家一同走入畢加索的藝術世界。
#畢加索#Mplus#藝術#藝術3月#展覽#大師作品#真跡#原創#丘靜雯
「兒童小腸氣,及早要治理」
小腸氣(疝氣)在小朋友來說很常見。成因是小朋友的腹股溝有通道或缺口未能生長完善,令肚內的器官有機會在該通道中凸出來,形成腹股溝中有硬化或腫塊。如不妥善處理,腫塊可能越變越大,甚至卡住小腸,影響血液供應,導致腸梗塞或壞死。究竟如何處理才對?
#小腸氣#疝氣#小朋友#腫塊#腸梗塞#丘靜雯#黃婉曼
「有兒萬歲-大自然探索」
小朋友活潑好動,好奇心十足,要他們每天乖乖坐在課室上堂對學習知識一定不足夠,最好能到戶外走走探索一番,來個小小探險之旅,必定樂而忘返。今次我們會和一班小朋友遊河溪,認識大自然,同時進行一些觀察活動和遊戲,從中鍛煉自信心和合作精神。透過大自然體驗,不單可增進知識,亦藉此探索自我,令小朋友更有勇氣地接受成長的挑戰。
...
「地震逃生點部署?」
上星期五緬甸發生強烈地震,造成嚴重死傷,更波及距離震央超過800公里的曼谷,事件罕見。一旦香港發生嚴重地震,市民應該如何備災?
#地震#緬甸#泰國#曼谷#香港紅十字會#備災#梁峻文
「AI助學童,恆常做運動」
小學體育科將於2026/27學年起納入香港的升中呈分試,為鼓勵學生在注重學業同時亦要多做運動,有小學與大學合作,推出了一站式AI體育應用程式,供學生在課後繼續進行體育活動並讓家長上載紀錄,幫助學生從小建立每日適量運動的習慣。
#小學#體育#呈分試#運動#人工智能#AI#應用程式#習慣#梁凱寧#崔潔彤
「為人民服務-海事處政府船隊科」
自1995年開始,政府船塢遷移到昂船洲後,船隻保養相關事務便是由海事處政府船隊科管理,直至今天,政府船隊有超過1,000 艘船隻,隸屬13個不同政府部門。船隻保養工作頻繁,包括「預防性保養」和「緊急維修服務」。船隊科會使用「船舶升降系統」和「龍門式吊船機」處理大小和重量不同的船隻。
#海事處#政府船塢#昂船洲#海事處政府船隊科#保養#維修#丘靜雯
「童話香港-兄弟姊妹」
以往很多家庭都是大家族,生很多小孩,但現代很多家庭都選擇只生一個,在這個少子化的社會,小朋友會希望有兄弟姊妹作伴嗎?
...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2025」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於2025年3月28至30日,一連三日在啟德體育園開鑼!今屆賽事亦是首次在香港最大型體育基建項目~啟德體育園主場館內舉行,亦是場館首個國際體育盛事,五萬人一起觀賞精彩絕倫的七人欖球賽,肯定全場熱血沸騰。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七欖#啟德體育園#體育#丘靜雯
「特攝英雄走入社區」
每個男孩子都有一個幪面超人夢,有團隊創作以香港為背景題材的特攝英雄片,用特攝去傳達正面訊息,鼓勵孩子追尋夢想。到底製作上面對過甚麼困難?孩子們又有何改變?有請嘉賓講解更多。
#特攝#英雄#幪面超人#梁凱寧#黃婉曼
「處處有AI -中大AI輔助中文教學」
最近,有兩位大學教師研發出針對中文教學的生成式AI系統。這個系統涵蓋大學中文科目中不同課題,包括修辭、病句、語法、古代漢語和粵普對照等語文知識,亦有提供文章評鑒和意念醞釀功能,有助師生的教與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