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吾為汝家婦,不及事吾姑 ,然知汝父之能養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吾之始歸 也,汝父免於母喪方逾年。歲時祭祀,則必涕泣曰:『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閒御酒食,則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餘,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見之,以為新免於喪適然耳。既而其後常然,至其終身未嘗不然。吾雖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養也。」

「自從我嫁入你的家門當媳婦時,家姑已經過世,趕不及侍奉她,可是我知道你的父親能夠孝養侍奉他的雙親。你的父親死了,你的年紀又小,我不知道你將來能否長大成人,可是我相信你的父親一定會有一個好後代。我剛嫁到你家時,你的父親脫去為母親所穿的孝服才一年,每逢年節祭祀時,他定必流淚說︰『祭祀再豐盛再好,也不如生前微薄的奉養。』有時吃一頓好點的酒菜,又流淚說︰『從前母親在時常常不夠,如今足夠有餘,可是已經來不及孝養她了。』我起初看到一兩次,還以為他剛除喪才會這樣。但後來他常常如此,一直到死也從未間斷。雖然我趕不及侍奉家姑,但從這些事看來,知道你父親是很會孝養他的母親的。」
其他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