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唉﹗我曾經探究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想法,跟上述兩種表現有所不同,為什麼呢?他們不會因為環境的順心而歡喜,也不會因為個人的失意而悲哀。他們處於政府高位時,就擔心自己遠離百姓,了解不到民間疾苦;他們處於偏遠的江湖,屏退在野時,又恐怕領袖高高在上,自己連進諫獻策也有心無力。這樣上進亦憂心,後退也憂心,那麼要到什麼時候才快樂呢?我想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一般人還未知道要擔憂之前,他們已經有所擔憂,在天下一般人都快樂了之後,他們才享受到快樂。」唉﹗要是沒有這樣的人,我還可以跟誰在一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