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大為天 根據《說文解字》︰「一大為天」,強調天是唯一的,是最大的。雖然有天外天、九重天、三十三層天等詞語,只不過是天的層次。作為一個整體,只有一個天,所以有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父仇不共戴天等用語。
(2) 恭行天討 天無偏無私,一視同仁,引申為最高正義的代表。當看到人世間的不公,人們會等待天伸張正義,因而有以下用語︰ - 天網恢恢 - 天羅地網 - 天誅地滅 - 天收你 - 天理良心 - 喪盡天良 - 天知地知我知你知 - 天知道 - 天知曉 - 天眼睇住,唔好亂呀
打仗時,人們會以天作為旗號,表示自己是正義之師。例如武王伐紂中,周武王打出「恭行天討」(恭敬執行天的討伐)的旗號,跟《水滸傳》「替天行道」的意思一樣。另外,天懲、天罰、天譴等詞語均有替天行道的意味。
不過,中國文化中也有不尊重天的部分,例如三十六計中的暪天過海。
(3) 天高地厚 《荀子‧勸學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用天高地厚形容學問和學習的無止境,後來用不知天高地厚形容狂妄自大的人。
現今,雖然我們可以計算出天多高地多厚,不過從文化觀念上,有限的人面對無限的宇宙,其實十分渺少,微不足道。
(4) 天涯海角 古時交通困難,前往很近的地方也以為是天涯海角,例如宋朝蘇東坡被貶海南島,以為是天涯海角,所以在今天的海南省三亞市海邊,立了一塊寫上天涯海角的碑。
(5) 天塹天險 古書一提及地理環境險要的地方,均會使用天字,例如︰ - 長江叫做天塹。《南史》︰「長江天塹,古來艱隔,虜軍豈能發度﹗」 - 《魏書》︰「函谷關號曰天險,一人荷戈,萬夫不得進。」 - 《孫子兵法‧行軍篇》︰「凡事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亟去之,勿近也。」
(6) 天高地遠 古語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過中國版圖廣大,地理環境複雜,總有一些地方朝廷管不到,所以很多人在偏遠的地方佔山為王,正所謂天高皇帝遠。
縱使天高,天還是管著他們,因為他們掛著的旗號都是替天行道,表示現今朝廷不合天意,所以由他們替天取回公道。
(7) 天壤之別 《抱朴子》︰「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冰炭之乖矣」,用天和地之間的距離形容分別之大。不過,由於天、地二字經常合而為一使用,用作強調廣大、悠久。所以用壤字代替地字,以免惹起混亂。
(8) 天荒地老 天荒地老/地老天荒︰形容時間的長久,中國人覺得天地的時間比人類長,例如︰「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9) 天長地久 天地既可代表空間的遼闊,亦可代表時間的久遠,例如天長地久。
古代人對長久的看法,與現今只追求曾經擁有的人有所不同,例如︰「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歌中的女子表示,山變得平坦,河水變得乾涸,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也合上才跟他分手。另外,《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10) 天若有情天亦老 東晉將軍桓溫看見窗前的樹愈長愈老大,有所感慨︰「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古人對時光消逝十分敏感,看見葉落花凋、陰晴圓缺的月光都會感到時間消逝,見花落淚,對月傷心,這樣豐富的情感更容易令人衰老,例如蘇東坡︰「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天地這麼長久,可能天地沒有感情,例如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表面講天,其實是說多情善感,容易衰老的人。
(11) 念天地之悠悠 面對悠久的天地,人往往感覺到自己很渺少,例如︰ - 蘇東坡的《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 曹操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陳子昂的《登幽州歌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